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技创新 > 正文

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推进链式创新,成就电子贸易产业发展新动力源

2023-04-20 16:19 环球时报 管理员 次阅读 条评论

一、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稳步推进,电子贸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应运而生

经过近四年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的实践,2009年7月14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颁布了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推动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实施针对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着力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创新型企业”三大载体,面向企业开放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

作为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以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各方的共同利益为基础,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任务是组织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开展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形成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联合培养人才,加强人员的交流互动,支撑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提升。

电子贸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电子贸易领域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载体和行业唯一的国家级试点联盟,自2008年12月在科技部、商务部的指导下,由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联合电子贸易领域相关产、学、研单位发起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10年6月通过科技部试点以来,本着构建“政府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参与、合作共赢”的电子贸易产业技术创新环境,解决面向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电子化领域中的共享、互认和协同等关键技术瓶颈以及标准规范体系缺失的问题;推动关键技术创新成果和标准规范扩散,提高电子贸易产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网络,解决产业集中度分散、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支撑不足和核心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快创新成果规模化的产业应用,提升我国电子贸易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联盟宗旨,逐步发展壮大。并在优化配置产业创新资源、构建公共创新服务环境、组织实施领域创新计划、推动成果产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联盟试点建立和完善电子贸易产业链各环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记者从电子贸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项目总监刘立群先生处了解到,联盟的产业技术协同创新链的建立完善,已经成为成员单位内部创新体系建设的驱动力。

广州市尊网商通资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电子贸易联盟理事单位和发起单位之一,近些年致力于为国际贸易链条上的业务各方(政府监管机构、物流服务商、采购商、供应商等)提供全面的B2B电子商务、B2G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以及关联的增殖服务。作为长期服务并参与全球贸易领域的服务机构、政府监管机构等电子贸易环境的建设和运营者,推进了多项全国性的EDI应用,为全国数以万计的企业用户提供实时的技术、业务服务。“尊网商通”建设并运营的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网上出证认证平台”,采用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的大型电子贸易服务平台ZoomX,该平台是过去5年中全国类似平台中运行最稳定(年均故障时间低于2小时)的平台之一。不仅通过了海关总署、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海关分署等机构的技术测试与资格认证,并得到了数万家企业多年应用的成功肯定。

新景程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是国家商务部批准的一级国际货运代理企业,同时也是国家交通部批准的具有无船承运业务经营资格的无船承运人。业务覆盖海运集装箱货物、海运散杂货和空运货的运输服务。依托电子贸易产业技术创新链的驱动,联合兄弟单位建设全新新景程物流网,构建全国性实体物流网络,提供在线订舱、优势运价、港口快讯、运价查询服务;特别是其推出的E-SERVICE系统成为货代行业中一种全新的B2B海运电子商务模式。通过行业联盟,资源整合,高度信息化系统应用,可以一个在线网络平台实现国际海运中的多个核心操作环节,不仅缩短了海运物流操作的流程,也降低了费用成本。覆盖了传统国际海运操做流程,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三、联盟试点以来成效卓著

联盟围绕协议约定的目标与任务,积极组织开展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在联盟框架下,共组织成员单位开展技术创新项目8项,其中已完成项目7项,在研项目1项。以联盟名义承担了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技专项项目。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共建“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组织成员单位参与制定电子贸易规划、标准,攻克底层共性关键技术;围绕企业需求共建“江苏省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突破企业急需的应用支撑技术和客户端应用技术;围绕科研机构成果转化需求对接应用企业,实现创新成果在国富商通、京津港、苏宁易购、焦点科技等企业的应用。联盟成员开放共享国内唯一的“两地(北京/广州)四中心”容灾备份体系,为其他成员提供大型数据中心、业务连续性保障和平台测试服务。同时共享电信级机房以及IBM P595、590等大型数据库服务器,USP 100、FAS3050C和昆腾DX100等核心存储设备,免费或成本价为京津港、华东理工大、金和软件等成员服务。

联盟会同行业组织、联盟机构,借助多渠道和资源,组织会员开展电子贸易相关领域产业技术交流、标准制订、成果推广、政策咨询、投融资接洽等活动,并积极参与试点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联盟三年内培养研究生以上高级人才146人。积极参与国际、地区交流。为促进我国以及亚太地区国家贸易方式的转变、推进APEC地区贸易便利化进程作出积极贡献。联盟通过建设电子贸易产业技术创新支撑环境,促进成员单位间科技人才、仪器设备、知识产权共享,组织、推荐产业技术创新项目,近三年推荐项目10项,立项6项等五项措施确保成员单位获得实际利益,促进成员单位发展。

 近三年,联盟组织成员单位对外转让异源数据协同电子商务应用平台、电子商务个性化推荐技术等核心技术4项,推广电子贸易单证标准、物流单证标准等9项,联盟合作创新产品在诚商网(国富商通)、国际陆港(京津港)、苏宁易购、中国制造网(焦点科技)进行了示范应用。试点以来,共突破10余项核心、关键、共性技术,包括多源异构数据互操作与信息集成、基于SOA架构的服务协同技术、跨系统业务流程监控技术等底层共性关键技术;多系统跨平台贸易门户构建技术、业务连续性保障技术、交叉认证与电子证据保全、安全支付、电子防伪等应用支撑技术;电子单证技术、可信电子合同技术等客户端应用技术。在围绕联盟目标任务开展的创新活动中,共获得1项专利、25项重要软件著作权,有效地促进了电子贸易产业关键技术的研发和进步。联盟已制定电子贸易领域7项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为自主电子贸易产业技术标准规范体系的建立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完善联盟产业技术创新链和构造联盟成员协同创新平台,联盟成员单位优化自身内部创新体系、共享创新资源,创新效率显著提高,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经统计近三年平均数据,大幅降低成员单位R&D人员全时当量,缩短研发周期,提升新产品产值占企业总产值比率。


友情链接